经验放送:一年过四科税务师学霸教你怎样高效复习

发布于税务师[CTA]
收藏文章
0人收藏 452人浏览 0个评论
头脑社会

头脑社会

流年,诉说着无力。

私信

税务师考试结束后,财教小编收到了许多考生发来的备考故事。今天,小编将为大家介绍一位特殊的考生。他不仅在一年内通过了四门税务师考试,同时他也是一位备考注会的学霸。他是怎样复习的?他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学习技巧呢?一起来看看吧。


毕业以后的这些年在考证的道路上跌跌撞撞,终于算是告一段落了。2018年11月10日下午,结束了涉税服务相关法律考试的我走出考场,虽然觉得很累,但在精神上却感到一阵轻松。即使考试成绩还没有公布,但我感觉通过考试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趁着考试后这段空闲的时间,我找寻了一个周末,想写一些税务师备考期间的学习经验,愿能给那些在考证道路上依旧奋战的小伙伴们带去一些温暖和帮助。

之前的我一直深陷在注会考试当中无法自拔,直到在财教的学习过程中接触到税务师考试的信息,才了解了这门考试。去年(2017年)看到王亭喜老师的税务师考试相关介绍,再加上2017年是我注会考试的冲刺年,所以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考了税务师的考试。

由于自己是两证同考,同时又在工作,我给自己制定的计划就是利用注会的学习带动税务师的学习。其实那会自己心里也没底,毕竟注会的道路太坎坷,开始只是想对税务师考试进行一次试水,想着如果他像注会那样虐我千万遍,我就再也不参加这个考试了。但想法归想法,想要通过考试,最重要的还是要落实到日常的学习中去。这些经验大家可以去看一看财教的【通关经验谈】栏目,看看那些两证同考的大神们是如何学习的,我在学习注会税法的时候比较关注两个考试之间的联系,按照增值税——所得税两个模块进行学习。就像财教老师讲的,“如果想要增值,就要学好增值税;想要有所得,就要学好所得税!”

在注会考试结束后,距离税务师考试只有不到一个月的学习时间。如果要在税务的学习上抓住重点,那么几个大税种一定要再过一遍,强化记忆;同时对各类小税种查漏补缺,及时发现还有哪里存在问题。学习计划不要定的过满,留有余地,有所取舍。财务与会计用注会的知识储备足以应对税务师的考试,个人感觉这个科目的难度介于中级与注会之间。会计上要重点关注所得税会计、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等内容;财管上要把相关理论,各种模型烂熟于心,不要太较真复杂的计算。考试前要了解税务师考试的出题套路,调整相应的答题策略,如何更合理的应对选择题。

涉税服务实务这门考试其实和实际工作有很大关联。由于我的工作会接触到相关纳税实务,考试的时候是帮上了忙的(如2017年最后一题填纳税申报表)。最后有一些运气的成分吧,压线通过。虽说是有惊无险(考试后就知道自己这门悬),但还是想告诉大家,尤其是注会转战过来的考生,一定要重视涉税服务实务这门考试。

最终,2017年我顺利通过了4科考试,只有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因为差了十分而遗憾败北。分析原因,我得出的结论是自己完全依靠了注会经济法的知识去复习这门科目,没有认真的对比两者究竟有何不同,所以在这里我想提醒大家,仅仅依靠注会的知识去复习税务师是不能完全行的通的。

2018年我报名了财教的辅导班,早早的开始了学习。在学习涉税服务相关法律的课程中,我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行政法和刑法的学习上,并适当关注经济法方面的变化。从预科班开始,我把自己当做了一个新人,跟随着彭娟娟老师的脚步一步步走过来。法律的学习需要重复,很多知识点当时学了、懂了,做题也能做,但是过一段时间就忘了。从我自己的经验来看,回头看特别重要。

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就是做题。做题能帮助你发现自己薄弱的地方,再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从基础班、习题班、强化班一路走下来,其实都是一遍一遍加深记忆的过程。轻一每章的题一定更要做,我后来把轻二也认真做了一遍,对错题进行标记,并在考前进行了回顾。

通过这些年的考试,我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学习习惯。无论怎样,我一直在向前走。其实考完试又是一个新的开始,会计人只有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才能跟上这个大变革的时代。在这里,我祝福各位考证路上的考生们奋勇向前,早日通过税务师考试,拿到税务师证书!


赞赏支持

本文转自[问财会], 如果此文侵权可以 :举报文章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51askacc.com/article-15064.html

付费偷看金额在0.1-10元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