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的税务师考生当中,有很大一部分的考生之前从未接触过税务师。完全空白的专业知识,完全生疏的教材内容,他们又是如何进行备考的呢?快和小编一起看看这位考生的经验分享吧。
2019年1月2日,我查到税务师成绩那一刻,心情无比激动,近一年的努力付出,收获了超出预期的回报。下决心考税务师前,我的税务知识基本空白,为了系统全面地学习税务知识,提高工作技能,检验学习效果,我参加了2018年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一次五科全部通过,并取得了总分611.5分(税法一:127.5分,税法二:124分,涉税服务实务:120分,涉税服务相关法律:111分,财务与会计:129分)的成绩。
基本情况
我是一名军转干部,2018年1月转业到地方上班,之前10年左右的工作都跟税务没有联系,我大学本科专业是管理学,与财会专业沾一点边,但算不上科班出身,毕业10多年,大学里学的那一点点财会知识早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到新单位后倍感压力,怕自己跟不上节奏、影响了工作,为了尽快适应,我一方面努力向同事学习请教实务知识;另一方面着手系统学习税收理论知识,并定下目标:考取税务师。
经验小结
第一,科学制订计划。我是春节后才下定决心考试的,距离考试8个多月,大致划分三个阶段。第1阶段,3月初至4月底,粗略看一遍2017版的教材;第2阶段,5月初至9月底,细致跟着轻1的内容学习2遍;第3阶段,10月初至11月初,快速跟着轻2的内容学习1遍,并把近三年真题吃透。
第二,认真实施计划。心动不如行动,实施计划才是最艰难的部分,虽然计划赶不上变化,但主要的部分要不折不扣地完成。第1阶段看教材,实际落实得不好,有很多内容就像看有字天书,确实没看懂的就跳过了,特别是会计部分那几块难啃的骨头,但只要经历了这个过程就知道下阶段学习重点了。我是在报名时才决定一次性报考的,有压力才有动力。第2阶段学轻1,由于教辅内容编写比教材有条理、有重点,就很少看教材了,把知识点学了2遍,课后习题也做了2遍,那些难懂但又是重点的硬骨头学了3遍以上。当然跟着轻1后,我也战略性的放弃了不少非重点,毕竟首要目标是通过考试。第3阶段学轻2,真的轻松了许多,不会的内容回头看下轻1,最后1周反复做近三年真题,重点内容一直都会是重点。
落实计划有一个重要问题要解决,如何保证学习时间。大家都觉得时间不够用,除了8小时工作时间外,还有很多时间可以利用,时间真的是挤挤就有的。上班期间,早晨6点左右起床看书1.5-2小时,中午与下午上班间隙看书0.5-1小时,晚上睡觉前看书1-1.5小时;周末也要尽量抽出时间学习。每周这些时间是相对比较容易集中的,而且精力要集中,提高学习效率。我考前甚至把休年假时间的一半也用在了学习上。除了集中时间,零星时间也可以用来巩固已经学过的内容。还有一点,一定要把手机放远一点、再远一点!如果将时间都浪费在看手机上,你就会发现时间在不知不觉的溜走。实在不行就把手机关掉,要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尽量保证较高的学习效率。
为了完成计划,还要有健康的身体做保障。每周要适当安排时间参加体育锻炼。磨刀不误砍柴工,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才能保证学习时间、效率。我坚持每周跑步3-4次,考前两周,10月27日还参加了成都国际马拉松,并以3小时36分钟完赛。
最后一点要“持之以恒”。准备考试是一段痛苦而漫长的旅程,一路上一个人要承受许多孤独与寂寞,既然做出了选择,认定了目标,便只顾风雨兼程!不要抱着试一试、碰运气的心态去考试,真的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努力了、坚持了、付出了,一定会有满意的结果作为回报!
第三,沉着应对考试。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考试前一晚休息好也很重要,我住的旅店就吵了点,12点以后才安静下来。考试中,遇到突发情况要冷静,考《财务与会计》时直到出现一道计算小题才发现数字小键盘不能用,考《涉税服务相关法律》时刚做了5分钟,我电脑的电源就被对面的考生踢断电了。这些都给我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营造了不少的紧张氛围,换个角度也算让我分泌了更多的肾上腺激素,更有精神应对考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