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成绩已经公布,有很多学霸来到财教分享自己通关的喜悦和学习经验。今天就让我们来看注会学霸吴柯蓝的备考之路。
2018年有幸一次性通过了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由于是在职复习,时间较为匆忙,再者是第一次备考,走了不少弯路,才得偿所愿,个中经验教训令人回味,今总结一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 备考的前提条件
1. 要有破釜沉舟、壮士断腕的勇气
注会考试科目多、战线长、复习难度大,要想一次过6科没有勇气和决心是不行的,而这勇气来源于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我在四川一偏远的地级市机关单位上班,虽然有稳定的收入,在所在市也处于中上水平,但于个人发展而言,一眼望到穿的生活与我个人追求背道而驰,再加之不久将至而立之年,我早早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中年危机,如果再不改变人生将止步于此,正是在这种急迫、强烈的心情下,我开始我的考试历程,也正是这种背水一战的信念让我在每每疲倦懈怠之时总能坚持过来,如今回想,考试的过程比结果更令人难以忘怀。
2. 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态度
注会考试知识点众多,考点灵活多样,为了以不变应万变,需要我们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不能急功冒进。在基础阶段每个知识点必须弄懂弄透,知晓其背后含义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复习。比如我在学习对会计的递延所得税、长投、审计的重要性等知识点时,一开始看教材是真看不懂,课件也是云里雾里,为此在整个学习期间我曾不下5次百度了解相关知识点,最后才牢牢掌握。
3. 要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信心
注会考试虽然号称天下第一考,但也并不是不能征服。征服靠什么?靠的是良好的规划、认真的学习,只要坚持下来,通过6科并非难事。注会考试考过来考过去,无非也就是知识点的重新组合,所以从一开始就要做好对相关知识点的梳理、找准重点科目、重点章节,只要掌握了其中的核心要义,足以应对考试的变化。
二、备考应注重的几个问题
1.关于备考时间。注会考试难度决定了备考的时间长度,如果决心一年考4-6科,那么就应该提前安排,早做准备,不要等到4月份报名后才开始备考,可以用头一年的教材进行复习,毕竟每年变化较小。我是从2017年10月就开始备考的,周一到周五上班之余每天坚持学习6小时,并充分利用上班的闲暇时光以及午休时间看看课件视频,总体复习时间较为紧张,但总算还是循序渐进,没有慌乱。至于每一科具体的时间分配没有固定安排,只要确保将相关知识点熟练掌握即可。
2.关于备考资料。由于我是零基础,买的资料比较多,但考完下来,许多资料都没用到,浪费不少,总体来说我觉得必要的资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财教的课件视频;会计、税法、经济法、财管的《轻松过关1》;审计、战略的《轻松过关2》;财教最后六套题;历年真题主观题汇编,教材可有可无。
3.关于复习安排。每个人因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复习顺序可能有所差异,但对于零基础来说,还是安排一下顺序比较妥当。
在6月底前完成第一轮复习,包括所有科目《轻松过关》的练习以及基础班视频的学习,这里要强调下,基础班视频是和《轻松过关1》起学习的,先预习《轻松过关1》和《轻松过关2》上的内容,再仔细听基础班视频,基础不好的同学要多听几遍,确保上课的内容听懂,然后再做《轻松过关》上面的习题,一个章节一个章节的来,确保每个知识点都弄懂,不能骗自己。
在8月底前完成第二轮复习,包括听完所有的习题班讲解视频、完成对税法、经济法轻1的再次复习,以及对审计、战略记忆内容的三遍以上背诵。
从9月开始的第三轮冲刺复习至关重要,在这一轮要完成财教最后六套题的练习、真题主观题汇编的练习以及对财管、会计、税法主观题解析班、审计专题班的的深度学习以及审计、公司战略内容的熟练背诵。这里要强调下,主观题汇编以及主观题解析班非常重要,因为注会考试每门主观题55分,主观题的做题速度及质量相当关键,这两样可以快速帮大家熟悉注会主观题的出题套路以及解答思路。
在10月以后离考试也就不远了,主要应完成对税法、经济法轻1上自己划的重点内容的再次复习以及对审计、战略记忆内容的深度记忆,顺便再做做题,就可以上战场了。
4.关于老师选择。我自己本来听过多个老师的讲课视频,但比较起来,个人认为会计的张志凤、审计的金鑫松、税法的刘颖、财管的闫华红、战略的吕鹏、经济法的郭守杰讲的比较好,内容深入浅出,基本能够保证大家听懂,而且基本把掌握的知识、应试技巧都讲到了,需要的只是我们一点一点去消化。如果选定了一个班次,从始至终均听这个老师课程比较恰当,因为老师会根据考试需要汇总、归纳核心考点。
5.关于新旧教材衔接。在新教材出来前,可以提前利用去年教材进行复习,原因在于注会教材每年修订较小,总体不会超过5%的变化,所以利用去年的教材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对于确定将要修改的章节,大家在备考时可暂不复习,在新教材出来前,大家务必完成对会计、财管、审计的轻松过关以及基础班视频的学习。
6.其他事项。注会考试实行机考,大家提前熟悉下机考模拟系统基本都没有什么问题,但时间较为紧张的财管以及税法,一般同学很难全部完成,这就需要我们用到一些技巧,对我而言,搜狗输入法对我帮助最大,我本以为2小时不够,奈何1个半小时就完成了,原因在于输入法的强大,整个税法考试我都没有用到计算器,节省了不少时间。
三、具体科目的经验分享
1.经济法。经济法这门课也该算是6门中最简单的了,只要大家上课认真听郭老师的基础班视频,做好轻1和历年真题,通关就完全没有问题了,题型大多也只是知识点的直接还原。在最后冲刺阶段,大家每隔一段时间重温一遍轻1的知识点就行了。
2.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门课难度应该排第五,原因在于它仅仅比经济法多了一个知识点的归纳和理解,需要对知识点进行简单“应用”。但这门课需要大家认真听基础班视频以及做好轻2和历年真题,顺便熟练背诵轻松过关后面的星星点点重点内容便足以应对,在冲刺阶段也无需投入过多精力。
3.税法。税法难度应该排第4,税法也称为碎法,特点就是零碎,覆盖面广,这门课学习的难点就在于知识点小而多,刚开始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需要我们从预科班听起,然后逐步过渡到基础班、习题班以及逆袭班,在听课的同时,需要认真做好轻1,以及对主观题进行大量的练习。同时要像复习经济法那样经常复习轻1上面的知识点,确保不遗漏一些重要政策,比如房开企业与非房开企业取得土地成本能否在计算增值税予以扣除,关税的计税依据、农产品核定扣除试点企业价税分离税率等等。在冲刺阶段,大家的重点要放在复习知识点以及提高做题速度上,否则考试时间不够用。
4.财管。财管难度应该排第三,说它难并不是因为知识点多么高大上,多么复杂,而是解题时间紧,题量大,能做完的考生少之又少。学习这门课不需要额外的投入,就是跟着老师听课,做好轻1,然后在冲刺阶段做大量的主观题,注意是“大量”,因为只有大量做主观题才能让你把知识点彻底掌握,运用自如,才能在紧张时刻不慌乱,不按错计算器。在冲刺阶段,闫华红老师的主观题解析班简直就是价值连城,我原本以为我财管学的挺好的,但是财教的最后6套题打击了我,基本都是徘徊在及格线上,此时我遇到了主观题解析班课件,简直是有如神助,二十几个课时能让你基本上对所有主观题进行深度把握,同时课上提到的一些解题技巧能让自己快速提高解题速率,这儿我分享一个:
税后经营净利润=税后利息费用+净利润
净经营资产增加=净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
实体流=债务流+股权流
上面第一个等式的每一项减去第二个等式的每一项对应等于第三个等式的相应项,相信熟悉财管主观题的人一定对会这个等式关系爱不释手。
5.审计。很多人说审计最难,原因在于审计的抽象性,高度应用性,但我觉得审计难度应该排第二,因为我审计花的时间不多,最终也考了67分,虽说是六门中最差的,但只能说明我自己还不够用心,我基础班课件是听范永亮老师的,我自己用笔记本抄写了范老师基础班课件讲义上画的粗体字内容,虽说是个笨办法,但确实是范老师把我带进门的,让我明白了审计的含义、风险评估、业务循环等,范老师的轻2简直也是噩梦般存在,不过最终还是坚持绕出来了。审计这门课学习难点在于大量的记忆以及知识点的精准把握上,虽说很厚一本笔记被我前前后后背诵了十多遍,但是还是忘了很多,很多知识点在应用上你根本反应不过来,比如说在应对报表层风险以及舞弊风险时的总体应对措施就很一些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不小心就会记错。这里就不得不说金老师的独到之处了,金鑫松老师的专题班我觉得是让我把审计彻底搞明白的一堂课,通过专题复习的方式让你熟练掌握应试的方方面面,效果非常好。
6.会计。会计应该是6门中最难的,最难之处在于基础班的课件外行人很难听懂,注会的会计教材是给有一定会计基础的人准备的,如果不补一补基础知识,不多刷刷基础题,多错几次,那么你学了基础班也等于白学。所以这门课需要耗费大量补基础,要熟练掌握借贷记账法、会计存货、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长投等含义、财务报表的格式、一级科目、二级科目等等,我自己是学法律的,为了学这门课,我买了一本会计基础学习,外加一个手机APP题库,随时刷题学习,目的就是要通过犯错的方式弥补自己的短板。在掌握一定基础后,就要开始学习会计的基础班课件了,这个课件准确来说听一遍是不够的,我前后听了大概3遍,尤其是对金融资产、长投、合并报表、所得税等重点章节,需要在课后对讲解的知识进行长时间的消化,所得税、长投的一些细小知识点我觉得还得有点悟性,不然很难真正理解。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越努力越幸运。希望各位考生都能够顺利通过注会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