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成绩查询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有不少考生在今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财教小编带大家来看看学霸的备考技巧吧。
我今年报考2门,会计70.25分,经济法77.50分,论成绩肯定比不上一年过五六门的大神。但由于我是每天工作16小时,而且全年基本没有双休,就专门谈一谈首次报考的零基础上班族,如何利用最少时间来备考。
一、如何选择老师
由于我只考了2门,就只说自己熟悉的老师。
核心观点是:1.一定要选适合自己的,而不是跟风选名气最大、好评最多的老师。2.其次,不一定全程只跟一个老师听,不同阶段甚至不同章节都可以选择不同的老师。3.会计理解重于记忆,经济法记住再说。
我是从5月底开始学习,会计最开始选择了王牌名师张志凤,但是刚听了几节课就发现张志凤老师的语速很催眠,我是零基础又不敢加快播放倍速,连续几次听课时睡着了。后来我改听张敬富老师,才把基础班顺利刷完。张敬富老师的课更仔细,他会自创幽默故事来加强考生的记忆,非常适合零基础。相比之下张志凤的课很跳跃,他经常讲述考点背后的逻辑和深层次缘由,甚至有些是注会不考的,但是对于理解会计的本质很有帮助,所以个人觉得张志凤的课相对更难,但是只需要听1-2次(而不是像有的考生推荐的那样听N遍),理解了就彻底掌握了。
我后来有了一定基础,再听张志凤的课程就能1.5倍速或者2倍速了。而且无论是长期股权投资还是合并财务报表,在理解了逻辑和缘由后,依然只听了1-2次就OK了,节约了大量的时间。
经济法也是同样的方法选老师,最开始选了郭守杰老师,然而郭帅的娓娓道来实在太催眠了,我这个人有个不好的习惯,老师越是沉稳,我上课时就越不能集中注意力,不是睡觉就是神游天外。换到黄洁洵老师后,黄老师讲课的语气和语调要重一点,终于能把我拉回课堂上。
这不是说哪个老师好、哪个老师不好,而是将我自己选择老师时考虑的因素和大家分享一下。
二、如何分配时间
前面我说了,由于我每天工作14-16小时,无双休,每天拼命也只能抽3个小时,那么这3个小时怎么配分就显得尤为重要。
核心观点是:1.学习时间千万不能从睡眠里抽。2.起早比熬夜更好。3.学习注会的时长不要拖太长。
因为睡眠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基础,睡眠不足会导致大脑空转,形成所谓的“假忙”。所以无论多忙,无论多少课程没有完成,你首先要做的是调整计划,而不是压榨睡眠时间,请确保每天至少睡眠6个小时。
我今年3月考初级的时候,由于工作上在参加一个大型项目,每天晚上12点才下班,我连续一个月从12点看书到凌晨3点,然后7点起床工作。一直靠咖啡茶叶来支撑自己,虽然初级勉强考过,但是后面单位体检时查出我肝部受损(熬夜伤肝),总胆汁酸等几项指标都不正常,医生告诉我肝部的伤害是不可逆的,以后再锻炼再养肝都没用,所以还是有点小后悔,好的身体会跟随我们50年甚至80年,希望新加入注会学习的朋友们不要犯和我一样的错误。
至于第二点起早比熬夜更好,我是有亲身体会的。5月6月的时候,我是晚上11点下班就学习到凌晨一两点,然后不吃早饭睡到9点直奔办公室,睡眠时间足足8个小时,然而感觉浑身像是被人打过,脸部浮肿,眼皮睁不开,非常难受。
后面我换到早上6点起床,学到早上9点也是3个小时,睡眠时间从晚上12点到早上6点,只有6个小时,比之前还减少了。但是明显感觉早上起来很有精神,人也不困了,学习效率比晚上更高。
其实这一点古人也讲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体生物钟是有规律的,我们能做到顺势而为就会事半功倍。
第三点,关于时长和效率的问题,我本人是赞同张敬富老师的观点的。张敬富老师说,不赞同12月或者1月就开始学注会,因为学习注会很艰苦,没有休息,没有聚会,没有娱乐,请考生们放自己一马。
我自己是从5月底开始学习的,中间还有半个多月出差没看书,满打满算只有4个月时间,也依然通过了两门,拖得太长人会疲倦,一看到书就烦。
另外还有一个小体会,背的时候不能太早,临考前2个月突然发现,经济法在测试时分数几乎只有会计的一半,原因是全忘了。9月10月又突击背了2个月,效果很好,这次考下来分数比会计高。我个人觉得经济法应该是注会中比较好通过的一门,只要舍得背,就能过,可以放到后期开始背诵,毕竟需要背的量太大了,而人脑容量是有限的。
三、留给自己犯错和犯懒的空间,学习计划不要做的太满
我做计划的时候,首先要有个前提假设:我会偷懒,我会做不到,要把自己懒癌爆发、厌学情绪爆发的时间提前去除掉。而且这样还有另外一个好处:等到自己真正玩了一天游戏、堕落一次后,由于知道提前预留了时间玩游戏,焦躁情绪会减轻很多(很多人在玩耍后,会心急火燎得进行一两天报复性学习,其实不可取)。
在一周的学习计划中,我会把周四空出来,如果工作有突发状况,就可以不占用学习时间,而周末的学习任务会轻一点,免得自己玩心大发,实在想玩了就放手去玩,千万别忍着。
不要把计划做的太满的另一个经验是,不一定要听完所有的课程,财教这些年课程做的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好,预科班、基础班、习题班、真题班、考前提示班……我只听了基础班和习题班,就考试分数来看,足够了(此建议仅限于备考时间较少的上班族,有时间的考生还是要多听听课)。
四、借助外力和心里暗示帮助自己坚持下去
我自己觉得,学CPA最大的难点在于坚持,从每年的缺考率都可见一斑。我这里有几个提高韧性的小技巧可以与大家交流一下:
1.把每次学习量化成金钱
吴军在《见识》说道,人想要进步,首先要有愿景。
我猜大部分人考CPA都是为了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说白了就是为了钱。假设我考过CPA后,可以执业30年,这30年作为注册会计师的平均年薪假设是20万(不高,越到后期会越高,执业10年以上的都很吃香),那么我就可以赚到600万。
专业阶段注会考试需要过6门,所以每通过一门就意味着以后可以得到100万,假设考1门需要听200个视频,每个视频就价值5000元,每个视频假设有10个考点,那么我们每弄懂1个考点就会给我们带来500元的收入,这样一想,会不会很想去学习?
当然,大家可以用别的方法量化,我相信人都是俗气的,在金钱面前都会低头的,我自己也是,没什么不好意思承认的,金钱也会带来额外的动力。
2.先把学习考证的钱花出去,越多越好
以我自己为例,我决定要考CPA后,直接花了3000元买了财教的网课,后面每次想放弃、想偷懒的时候,都会想到钱都花了,不学习那么多钱就浪费了,就会充满动力。
五、注会不是生活的全部
大家千万不要为了注会而放弃已经拥有的家庭、工作和伙伴。到了一定年纪总会明白,注会证书也好,百万家产也罢,都是一时一地的东西,只有家庭、幸福才是永远的依靠,而稳定的工作则是失意时平地再起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