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业界人士还是外行人都知道注册会计师的含金量是比较高的,同样也知道注会是比较难考的,很多准备报考的考生也因为注会的考试难度望而却步。“我大学期末考试专业课都没及格,注会考试这么难,还是算了吧”、“那么多财会专业的人都没拿到证,我一个非专业的人能行吗?”注会考试果真那么难吗?它究竟难在哪里呢?听财教小编为您一一分析。
一、主观原因
1. 教材厚,备考时间不够用
如果问参加完2018年注会考试的考生没能通关的原因,有一大半的考生都会回答备考时间不够用。虽说注会专业阶段考试成绩有效期为5年,但是很少有人会花5年的时间去备考,人生又有多少个五年可以用来去备考?大家都想早拿证早受益,所以大部分考生都是按照两三年的备考时间去准备的,这也注定了要面临一年报多科的局面。去年注会教材《会计》有723页,《审计》和《税法》各582页,如果是一年备考这三科就意味着要学近两千页的知识点,加上教材下发时间较晚,如果大家等教材出版后才开始学习,就会很容易导致备考时间紧张。
2. 知识点难,死记硬背行不通
注会不是肯下工夫大量背诵即可顺利通关的考试,注会考试科目文理科交错,既涉及到大量计算也需要背诵理解,单纯的死记硬背不仅耗费时间与脑力,在考试中还很难碰到教材上的原文,理解记忆才是关键。但想要从理解知识点到彻底掌握,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尤其是碰到难点问题,有很多考生在学《会计》科目中的长期投资和合并报表的时候,表示如果不理解其中的知识内容,那么即使看十遍书也是无法掌握的。
二、客观原因
注会考试不仅难在考试科目上,还有多种客观原因所致。
1.备考时间规划不合理
拖延几乎是所有考生的天敌。“时间还早”、“时间还来得及”是众多考生迟迟不肯实施备考计划的安慰剂。很多考生在注会考试报名之后就等教材下发,教材下发后又被束之高阁,临近考试才想起来要学习,造成学不完的紧迫局面,这就是由于考生缺少合理的时间规划也没有严格执行,导致备考前松后紧注定考试很难通过。
2.考生缺少良好的备考心态
2013年—2017年专业阶段考试合格情况 |
| 单科合格人数 | 全科合格人数 | 合格科次 | 平均合格率 |
2013 | 8.37 | 1.68 | 11.95 | 21.03% |
2014 | 7.72 | 1.01 | 10.69 | 17.61% |
2015 | 9.93 | 1.76 | 15.04 | 23.56% |
2016 | 11.82 | 1.45 | 17.77 | 22.65% |
2017 | 16.76 | 2.07 | 26.18 | 25.27% |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注会每年平均通过率不是很高,和过百万的报名人数相比,能通过考试的人可谓是少之又少。注册会计师的考试通过率之所以这么低,考试难度大只是原因之一,要知道每年都有很多考生缺考。2018年注会考试的缺考率高达50%,弃考的考生如果能在备考初期调整好心态,制定好备考方案并能坚持到最后,想要通过考试也是不难的。
三、如何让考试不难?
很多考生在备考时都觉得知识点难,死记硬背行不通,做题又没有答题思路。现在这些注会考试备考过程中的难题有人帮你解决了,财教名师会为你一一排除备考路上的障碍,送你直达注会彼岸。
(转载自财教会计在线)